从柬埔寨到越南-41:水上木偶
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河内原名“升龙(Thăng Long)”,早在11世纪初就曾是越南的首都。据说当时的皇帝李太祖(Lý Thái Tổ)看到蛟龙从红河(Song Hong)升起,遂有此名。1802年阮朝建立,迁都顺化。1831年时不知什么原因,阮朝将升龙改名河内。1976年7月2日南北两越统一,河内成为越南首都。——这就是为什么河内最著名的水上木偶(Water Puppet)剧院要叫“升龙”了。

    

       水上木偶戏越语叫做Múa rối nước,意即“水上舞的偶人”,是越南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。已经流传了上千年,发源地很可能就在红河三角洲地区,即今越南第一大城市河内及第三大城市海防一带。据说古代这里经常洪水泛滥,人们无可奈何便发明了水上木偶自娱娱人,到后来每当洪水季节,家家户户摇船戏偶,村落之间还有比赛,残酷的天灾似乎变成了欢乐的节日,这样一份乐观与创意,真是令人佩服不已。特别比起绝大部分源于“封建迷信”的中国民间艺术来,越南人民的精神境界似乎更加自由、单纯。
 
       这种艺术形式直到近代仍保持着“民间”的特色,就是仅在洪水或者自然水域即兴表演。19世纪大量涌入的西方人把它带上了“文明”的舞台,河内升龙木偶剧院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。舞台由中央一个四米见方的水池、一道做成寺门的帷幕和侧面高台上的乐池组成。小人儿小马儿小船儿在前台翻筋斗,真正的演员们在帷幕后面操纵木棍和提线,身着民族服装的乐队在高台上弹奏越南传统乐器。唱的歌虽然听不懂,咿咿哑哑颇有韵味儿。
 
河内升龙木偶剧院的水上木偶戏
 
 
       升龙剧院的演出白天2场晚上3场。晚上8点的那场据说最为抢手,最好提前买票。票价按座位远近分4万盾和6万盾,我们买的4万盾的,大概倒数第6、7排,觉得挺好。太靠前据说会被背景烟雾呛到。
       演出历时1个钟头,由十几个小故事组成,有历史传说也有市井生活。木偶不很精致但动作非常可爱。入场时记得拿张节目单,中英法越四种语言,顾名思义也能看懂七八。纸扇也是免费的,拍照和摄像明码标价,不过没看到人查。保险起见还是像我们一样藏到包里再进去好了。
       谢幕时一共出来了八个演员,无论男女个个膀大腰圆。因为虽然借助了水的浮力,要灵活操纵那些木偶仍然需要超强的臂力。加上常年泡在水里,木偶戏人往往风湿缠身,这也许是水上木偶至今仍局限于北越一带的主要原因。(西贡现在也有一家水上木偶剧院,但都是北越过去的演员。升龙剧院的这几个演员90年代初曾环游西方巡回演出,但临时水池估计成本太高,还是长期驻扎的比较好。)
 
河内升龙木偶剧院的演员们 
 
 
       从升龙剧院出来已经晚上9点,但还剑湖边依然热闹非凡。忽然意识到我们一路都没怎么逛过夜市,这在夏天是多么浪费的一件事!
 
      
 
       注:1. 高台教、奥黛与水上木偶,是我此行觉得最有越南特色的人文景观。虽然不做研究的话,不一定要亲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 升龙水上木偶剧院的地址:57 Dinh Tien Hoang St,还剑湖的东北角。门面没有想象的大,我们找了好一会儿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 西贡的水上木偶剧院叫做 Golden Dragon Water Puppet Theatre,地址为 55B Nguyen Thi Minh Khai Dist.1,统一宫附近,18:30与20:00各一场,每场大约50分钟,票价7万5,据说不如升龙。  
此条目发表在《2008:从柬埔寨到越南》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6 Responses to 从柬埔寨到越南-41:水上木偶

  1. ben说道:

    为什么一定要常年泡在水里,以至风湿缠身呢? 你的相片没看到人站水里啊?

  2. Janna说道:

    在帘子后面呢,“读题不仔细”。回头补一张谢幕的照片。

  3. ben说道:

    我不明白的是,既然是在帘子后面,观众又看不到,那为什么必须要泡在水里呢?难得就不能设计的表演的区域是水上的,演员操作的区域是没水的,或者是有敦子之类的东西可以让演员站着?

  4. Janna说道:

   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。可能为了木偶运动的效果,演员需要频繁的前后走动,而且又不是自上而下的提线木偶,所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隔开吧。最好的办法大概是让演员穿上潜水服,这样对演出的影响应该最小,但也许就这点儿影响他们都无法接受。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