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游日本(东京京都奈良大阪)- 12 – 京都之三十三间堂、清水寺、二条城、京都御所

        京都第二日去了洛中和洛东的几个名寺及洛北的鞍马温泉。

        京都古称洛(因为模仿的古都洛阳),所以导游图也被分成洛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块。东西窄,南北长。

        早起穿过祗园的花见小路去三十三间堂。祗园就是京都的艺伎区,也是和食、和果子店和酒吧的聚集区。这里的很多小路都古色古香,而花见小路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。据说傍晚时分常有艺伎出没,可惜我们白天走得太多,晚饭之后就想回去睡觉,竟然忘记了这条网训,大清早的来瞎转悠。

        三十三间堂也叫国立博物馆,是一栋三十三“间”长的大殿,总长约120米,为日本最长殿堂。“间”为古代长度单位,表示两柱间距,约合1.818米。但这并非卖点,它的惊人之处在于,以这样“窄小”而毫无装饰的外表,竟然供奉了1000座1.7米高的观音立像和一座3.3米高的千手观音坐像外加28座木制天神立像……想像春晚的现场观众和演员都挤到了一个舞台上,而主持人被挤到了舞台下……个个花枝招展呼吸困难……就是这样。因为历史上就是这样吧。日本人看到神既如此,自己住得再逼仄,也没啥好抱怨的了,估计。此地门票600日元,不可拍照。入内有替换拖鞋,但还是冷。出口处很贴心的放了个暖炉,大家毫不客气,围抱一团,把脚伸过去取暖。

        下一站清水寺,建在音羽山上。正门前有所谓二年坂、三年坂和清水坂,坂就是坡的意思。我们走的偏门,有一座层叠的公墓。入寺免费,进殿300日元。殿上最出名的,是那个写入日语字典的舞台,一根钉子都没用,就悬空建在了山崖边。据说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演员,都有“演砸了就跳下去”的觉悟,这就是日本谚语“从清水舞台上跳下去”的由来,形容下定了必死的决心。不过我们最喜欢的,还是枫叶掩映下的自然风景。

        清水寺出来,路过不少无名寺庙,还都挺好看的。开始有些审美疲劳。午饭在路边西餐厅吃的蛋包饭和姜汁烧肉,都是日剧里经常提到的家常。前者就是炒饭上面盖层松软的蛋皮,后者竟然有点儿回锅肉的味道。最重要这两样都是日本人的发明,除台湾外,似乎也没别的地方效仿。

        二条城是统治了日本265年的德川家在京都的行宫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物,自然不可小觑。33个房间组成的二之丸御殿,真的跟日剧里看过的大奥似的,简洁空旷,别具威仪。可惜殿内不能拍照,大家还是看电视吧。城分两进,三个花园,全部游览一遍约需2个钟头。门票也是600日元。

        二条城距离天皇住居的京都御所不远。可惜也要预约,跟皇居内苑的网站一样(http://sankan.kunaicho.go.jp/guide/kyoto.html)。不过外苑也挺值得一看,是个很美的公园。

花见小路

 

这里也有人拍古装戏

 

三十三间堂。外面也是碎石沙地,我开始怀疑是否真的防刺客用的。网上又一说法是可以去除鞋底的泥污,净化寺院。

 

去清水寺时路过的墓园,也是密密麻麻!

 

清水寺及其突出的舞台。这个支撑可真复杂。还是咱山西的悬空寺厉害,完全靠在几根木头的悬臂梁上。

 

清水寺得名原因:音羽瀑布下的这三股清水。据说分别代表健康、长寿与智慧。接水喝的长柄放在后面的消毒箱里,方便大家分享。——这些学生是毕业班休学旅行的。这个时候的京都,各式校服比和服常见。

 

清水寺的和服美女。估计是来参加当日中午举行的某汉字比赛颁奖礼的。——日本某些组织好像一直在宣传提倡使用汉字。虽然我也觉得汉字比假名好记多了,但翻译英文时似乎恰好相反。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习惯强者崇拜的国家,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式微很久了。

 

清水坂上卖京都名物的小店。日本的寺庙普遍很素,其它东西倒是花哨的居多。

 

京果子。和果子中最精美的一种。一般是糯米加豆沙、芝麻、板栗什么的蒸,味道跟咱的糯米点心也差不多,就是颜色图案精致许多,还有价格也贵出许多。图上那么小的一块——图片有点儿显大,实际淑女都可一口吃掉——最便宜的也要150日元。我们就买了两个尝鲜。抹茶冰激凌好像也是京都一大名小吃,天太冷,我们没有尝试。

 

二年坂三年坂一类的坡吧。后面的寺庙也忘了名字。

 

二条城。

 

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外。

 

京都御所外苑。

 

此条目发表在《2012:冬游日本》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留下评论